辛苦的媽媽在今年退休了,好不容易可以安排出遊行程,地點是選在金門,其實最興奮的是爸爸,因為他距離當兵已經30+年沒有到過金門了,很想看看現在變怎樣,可惜的是弟弟要辦迎新宿營,所以沒有加入。
台北到金門的飛航時間大約50~55分鐘,是位於廈門灣外的一個島嶼,明朝時以其「固若金湯,雄鎮海門」,得名「金門」。鄭成功是福建泉州人,當初為了造船把金門島上的樹砍光光,從此以後就再也種不起來了,一直以來就維持沙質地形貌,所以只能種些芋頭、高粱等等旱作物。
金門的尚義機場,因為小三通的關係,現在還有再擴建唷。
三天的自由行,我們打算用摩托車當主要交通工具,第一天就直接殺到小金門(烈嶼),第二、三天就在金門本島。
金門到處是高粱田
1-1 金門尚義機場→水頭碼頭(計程車,金門的計程車好像沒有跳錶的,這一趟200元)
水頭碼頭的歷史悠久,早期金門人下南洋經商致富,也是從這裡出發,現在也是小三通重要的港口,左圖就是小三通的轉運中心,建成輪船的外觀,還有「金門歡迎您」五個大字。不過我們不是在這裡搭船,要去小金門的碼頭在旁邊,(右圖)看起來就不走氣派路線了XD~
1-2 水頭碼頭(金門)→九宮碼頭(烈嶼) 航程約20分鐘,比鼓山到旗津的渡輪再久一點
船正往小金門邁進~~~~~
烈嶼,又稱小金門,雖然在金門旁邊而已,不過這裡的守護神不是風獅,而是「風雞」,相鄰的兩個小島居然有這麼大的差別,一上岸就看到雄赳赳,氣昂昂的風雞雕像在迎接我們(下圖)
1-3 烈嶼 (在九宮碼頭一上岸就有公車接駁到鎮上,或是從金門本島帶著摩托車搭船來也可以)
八達樓子,矗立在小金門最熱鬧的十字路口上的碉堡,另外金門早期的軍事色彩,讓金門隨處都可以見到軍事標語。
湖井頭戰史館,隸屬於金門國家公園,裡面有個講話很快的解說員XD~
走到盡頭,有以前的防禦工事,現在設置了幾座望遠鏡,可以清楚的看到對岸XD~
獅嶼,目前還是我們的XD~目測島上應該只有一個連的駐軍吧~~~還有國旗及「還我河山」標語
另外在金門的海邊,手機都或多或少會接受到對岸的電波.....
金門的海邊布滿了碉堡,小金門有三大碉堡,目前還有開放參觀的: 勇士堡、鐵漢堡,將軍堡。我們去的時候將軍堡在施工,所以沒有進去。
勇士堡
鐵漢堡
這些碉堡彼此都有相通,可以想見金門整個地下都是錯縱複雜的坑道和地下道組成的,整座島幾乎被挖空了!
九宮坑道,又稱四維坑道,早期金門運補都靠台灣,但是為了避免船隻被大陸攻擊,在金門和小金門各有一個船隻可通行的坑道,金門地質以花崗岩為主,船隻可以安全躲在花崗岩坑道中,時間到了再以飛快的速度,馳向台灣和金門本島。
花崗岩的地質非常的堅硬,當初是軍人們胼手胝足,戮力與共所開鑿出來的,充滿了汗水和血水的坑道,坑道內有模擬當初開鑿艱辛的蠟像。
1-4 金門本島(金門的船班和公車都有搭配好,回到金門本島一下船就有公車可到金城鎮上,另外公車都可以刷悠遊卡唷~很棒!)
1-5 金城民房坑道(從金城車站,一直延伸到金門高中,有專人帶著你走,裡面還有砲擊體驗區,模擬以前戰時的情形,全部走完約25分鐘)
終於呼吸到新鮮空氣了,可是夜色也漸漸黑了。
1-6 金門鎮總兵署(類似以前的衙門)
晚上7:30~9:30有專人導覽,夜遊金城鎮
在金城的邱良功母節孝坊旁邊,有一家蚵嗲很好吃唷,金門的蚵種是屬於石蚵,跟台灣的不一樣,金門的只比花生再大一點,可是超~級~甜~~~~(好像劃錯重點XD),是必吃的美食啊!